各教学单位:
为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探索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现决定启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校级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申报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及要求
本次校级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线上线下混合式、项目式、AI+等,实施时间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活动及评价等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新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申报课程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具体要求如下:
1. 课程应重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安排,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和自主学习任务;总学时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一致,线上线上学时至少占总学时的20%。
2. 鼓励使用自建在线课程资源(正式上线并完整开放运行至少一次)或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应包括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作业、随堂测验等。
3. 注重考核形式的多元化,鼓励实施过程化、个性化考核,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综合成绩、课堂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
(二)项目式
项目式教学是以工程化项目实践为牵引,采用翻转课堂、校企协同、专创融合、团队实践、形成性评价等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建团队完成问题分析、模型建立、方案设计、开发实施以及结果检验等。
申报课程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现多学科、跨专业、产教融合,具体要求如下:
1.基于OBE理念,对理论教学和项目指导进行合理安排;平时成绩与考核需要在方案设计中进行说明。期末考核成绩既可以是项目成果的成绩,也可以是纸质考试的成绩或课程论文成绩。
2. 任课教师须在课程开课两周内布置与课程高度相关且需在当学期内完成的项目,项目大小及难度要合适。项目完成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该课程知识,由个人或小组方式完成。
3. 课程相关教学材料(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案、辅助学习资料等)规范完整。拟申报课程的相关材料知识产权归学校和课程负责人所有。
(三)AI+
AI+教学指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教学评价与学情分析等进行改革创新,基于超星或学堂在线平台,充分结合Deepseek等模型探索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为学生提供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申报课程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具体要求如下:
1.利用AI技术辅助课程教学,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思政点等;探索AI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更加快速、准确地匹配学习资源,并基于学习者的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效果反馈。
2.课程实体应包括AI技术应用和教学资源建设。AI技术应用包含AI助手、AI出题、AI编写、AI课程报告等应用;教学资源建设应包括知识图谱、思政图谱等。
(四)其他课程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创设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其他类改革课程。
二、组织管理
(一)教务处负责校级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的管理。各学院(部)按照“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思路,整体规划,重点培育。鼓励一流课程负责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和教学创新大赛种子选手申报。
(二)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建设工作,学院(部)对课程(堂)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并组织开展课程(堂)观摩交流活动。督导组和同行专家加大对课程(堂)的督导力度,实行教学督导全覆盖。
(三)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授课完成后,课程负责人根据要求提供验收材料(典型改革教学设计案例、学生作品及汇报PPT等),结合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教务处组织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的课程,教学酬金增加50%,并认定为校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B类),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团队申报省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的课程,教学酬金增加20%。
三、申报说明
(一)申报课程须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完成一轮授课,按照教学班进行申报。
(二)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职教师,每人限申报1门课程。鼓励校内、校外教师联合组建课程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改革。
(三)每个学院至少申报2门校级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课程负责人向所在学院提交《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申报表》(附件1)。学院(部)审核后分类排序推荐。3月10日下班前将《申报表》(附件1)纸质版(一式3份)、课程大纲和《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汇总表》(附件2)的纸质版(一式1份)报送给教务处白冰,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白冰企业微信。
(四)教务处组织专家对所有申报的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进行评审并备案。如果课程教学方式包含线上教学,任课教师需在开课前通过教务管理系统的“调停课申请”功能,将相应线上教学周次的上课地点申请调整为“线上课程”,并在申请原因处注明混合式教学调整上课地点。
附件:
1.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申报表
2.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堂)申报汇总表